确认删除
确定删除?
首页 >  服装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从达芙妮、美邦到拉夏贝尔,服装品牌的『库存之痛』,谁能终结?

库存是企业的生死战,这是效率与成本长久博弈。

01

每年毁烧12公吨衣物,谁的错?

美国快时尚Forever21在近3年里关闭了200多家门店,英国Top shop、NEW LOOK也相继清场离开中国,西班牙Zara更是创下近5年最糟糕的盈利增幅。

内地,曾经国人最为熟悉的女装品牌拉夏贝尔,频频爆雷,股价严重下跌,至今市值仅15.4亿港元,引人深思。

曾经的女鞋巨头达芙妮,市值已由最高峰时市值从170亿跌落至5.2亿港元,更加令人嘘唏。

再看海澜之家,业绩及净利率虽高于太平鸟、森马、GXG这3个品牌,但其库存成本超过95亿元,库存周转天数超过300天之久。

这一切,无不“归功于”库存惹祸。

在与库存做斗争这条路上,部分快时尚服饰品牌直接选择了极端处理,这在行业里也早已不是秘密。

丹麦某电视节目两年前曾曝光H&M会以发霉或不符合安全质量标准为理由,定期焚烧库存。每年焚烧未出售衣物高达12公吨。对此,H&M当时也承认了定期烧毁衣物的行为。

宁可烧毁,也不再低价处理,更无法用来捐赠,大量的衣物毁损背后是多大的库存之痛?

生产过剩引起销量下滑,销量上不去一定造成库存积压,积压的库存导致服装卖不上价,最终必然导致利润下滑。

而清库存势必面临打折,但是大规模对用户打折,又严重损害品牌形象,给用户留下廉价折扣品牌印象。

加上服饰是逐渐损耗降价的,库存周期每延长1年,价值就会下降至少一半。

因此,面临巨量的库存积压,无谓谁对谁错,当眼看着人力物力财力将被一步步耗尽时,企业只能无所不用其极,想尽办法割掉这颗毒瘤,逃离阴影,快速抽身。

02

库存日益堆积增长,什么果?

长期的行业性库存积压,对品牌自身和市场来说都是一场劫难。

1.企业再度承压,生存艰难

在消费遇冷的大趋势下,国内服饰消费需求不足,市场疲软,很少有人愿意买衣服。服饰企业正在因为需求不足这一问题带来了库存周转问题。

由于库存周转天数延长,企业就必须为之付出仓储费用,人力管理费用,这样一来更是在利润下滑时期增加了运营成本。

同时,现金流也在因此承压,资金难以回拢,企业生存面临危机。

2.伤痛波及纺织行业,恶性循环

纺织和服装是唇齿相依的行业,终端存量没及时销出,会直接波及纺织业的发展。

面料商缺乏批量性大单,织造厂家走货速度缓慢,坯布库存也随之而来。吴江地区一家做纺织企业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内销订单情况尚可,外贸订单却寥寥无几,较往年减少80%的订单量。

夏季淡季以来,有不少现货成品的门市部无人问津,已关门放假。

再往下循,便是原材料的持续性价值下跌,造成原料生产地棉农的生活压力。这样又会造成恶性循环,破坏整个经济动态链的稳定。

03

库存终极难题,如何破?

但企业要持续获利,门店要持续经营,如何解决库存,或成所有零售品牌都必须面临的世纪问题。

库存既已生成,不能永久堆积,又不能任性损毁,如何处理才好呢?

行业内诞生过许多解决方案,从档口,到实体,再到电商,所有的渠道到最后都没法逃离自身也成为库存制造者的宿命。

1.品牌特卖会

对于商家来说,不管是线上的品牌特卖会,还是线下定期在某处举行的商品特卖销售,都是处理库存的有效方式。

正品、低价的形式可以吸引众多人们的目光,再次将消费欲望成功激起。

2.下沉市场或超低价转手海外

除下特卖会,还有将品牌带给三四五线城市用户,由此不仅能暂时满足这些城市人们对款式服装的需求,又能帮助低线级城市提升品牌认知,更重要的是能减轻一定的库存压力,为品牌下阶段的运营疏通市场。

当然还有一些堆积3年、5年,甚至10年之久的服装库存,则会以不可思议的低价被世界偏远穷困地区,譬如中东沙特南非等地区的“商帮”收走。

有些吊牌价上千或几千元、产于2009年的品牌西装,总量有几万件之多,单价仅几十元钱便成交。一些公司在卖出时,为了维护形象,会提前把领子上的标签剪掉。

3.第三方电商赋能,重塑供应链

一般来讲,虽然品牌方愿意用更低价格来清理库存,但他们必须提防低价商品会给代理商、终端零售商甚至品牌本身带来的冲击,比如价格体系和品牌定位。

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微信生态体系和下沉用户需求旺盛,因此在上下游链接效率提升上,库存问题还可以依赖社交电商以及其他供应链管理技术手段解决。

这也是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相比最独特的优势。基于微信生态产生的第三方电商,可以为品牌服饰企业赋能,带来供应链的重塑。

比如采用S2b2C社交电商模式,商家直接面向客户,结合技术与数据分析,赢得更好的销量,提升供应链整个链条的控制能力和柔性。

04

写在最后

做服装,无论是20平米的店铺,还是做了几十年的上市企业,必然都会经历库存问题,所以这是行业特性,无法把控。关键是如何提前规划,尽早应对,在新款与旧货之间做好平衡。

在目前大的环境下,服装企业更应该修炼内功,从产品定位、商品企划、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让业绩及库存、现金流维持相对健康的水平。

衣食住行,人们将“衣”始终排在首位。因为服装能体现出人们的物质是否富足,折射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时代变迁的重要符号之一。

所以即便人们深受服装库存之殇,但依然值得我们不断注入力量。相信不同程度的库存危机也能正向刺激服饰行业的创新与进取!

0
2000
添加表情
全部留言(0)
新闻内容页右下
举报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