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删除
确定删除?
首页 >  服装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具有中国特色的时装周

北京、上海、深圳、大连、重庆、成都、厦门……曾经在国外只是为专业买手和时装编辑所设立的承担流行趋势发布的时装周,如今在国内遍地开花,几乎国内主要城市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时装周,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时装周产业。

这一方面说明中国时尚产业迎来了一个好的时代,各地都将时尚产业作为带动当地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力抓手,城市功能叠加的过程中,时尚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时装周的表面化、同质化等问题,因此如何将地方性时装周办出自己的特色,真正推动当地的乃至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值得每一个时装周去深度挖掘和思考。

此时,如何再去评价一个时装周?除了品牌数量、设计师数量、专业观众量、国际化程度等可以量化的硬指标,还应当考虑其背后所承载的软实力。

九月末刚刚结束的2019北京时装周,作为皇城根儿下的时装周,自带流量,自然吸引了更多关注。有幸连续四年参与其中,也见证了她的从无到有,见证着她的每一步成长,能够明显感受到2019年她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如果说什么是北京时装周的气质,我想应该是文化。北京时装周的最大特点还是其无可比拟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正在将其不断强化。首先是将时尚与传统建筑结合在一起,从最初的在故宫宝蕴楼、太庙、王府井、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华世纪坛,到2019年启用的水立方,都是首都时尚文化地标,这也是唤起参与品牌与设计师与首都城市文化更加深度的融合。同时,不仅让雪莲、雷蒙、伊里兰、铜牛、天坛服饰等“老字号”品牌在时装周舞台迎来二次生长,也集结了皇锦、密扇、衔泥小筑&仙糖、红馆旗袍等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结合品牌和设计师,掀起了具有蓬勃生命力的东方新浪潮。同时,在展、论坛等配套活动上,同样紧扣这一主题,不断强化北京时装周的文化优势。

0
2000
添加表情
全部留言(0)
新闻内容页右下
举报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