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删除
确定删除?
首页 >  服装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有职织物,包“罗”万象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喜多川平朗

从昭和四十年代以来,喜多川平朗利用日本的传统织物的技术,织造了符合日本人生活习惯、有极高审美价值的织物,获得了众多的好评。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思考如何制作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新风格的纺织品,使之能适用于当代日本人的生活。

有职织物,包“罗”万象

文/图:徐艺乙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松挂帆舟纹样黑红段唐织

| 从“罗”到“有职织物” |

罗,是一种极其细致的网目织物,在古代中国也泛指类似罗的绫绢。在日本的平安时代(794-1192年),日本人已经能够制造各种罗织物。日本的法隆寺和正仓院里至今保存有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精致文物,其中就有平安时代贵族使用的罗织物。

在日本的历史上,异国文化总能给予日本传统文化以新的刺激,使之得到新的发展。从飞鸟时代(593-710年)到奈良时代(710-794年),日本贵族热衷于学习中国文化。后来因与中国的外交断绝,他们开始顺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创造了有着浓郁日本特质的文化形态。其中,由中国传入的染织工艺,在日本得到了消化和继承,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日式特色的染织——这就是有职织物的原型。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薄红三重榉地圆鸟云立涌二陪织物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浅黄云鹤浮织物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二重襷苏芳罗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桐竹凤凰黄栌染谷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绯地唐花锦

所谓“有职织物”,是指平安时代的贵族在祭祀等公共仪式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织物。在广义上,它是指以朝庭为中心,根据贵族服装、用品、舆车、威仪等制作的一系列织物;狭义地说,它是指传统的、在近代成为类型化了的织物,也可以指简练端庄的织物。为了方便与其他种类的织物相区别,而采用了“有职织物”这一名称。

织物是经线与纬线组合在一起制作而成的,这样的组合叫作织物组织。基本的织物组织有平织、斜纹织、繻(xū)子织、变化组织等。有职织物的织成法主要是指锦、绫、纱等的纹织技法,适用于它的组合形式是除了繻子织之外的几种。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萌黄龟甲地松菱二陪织物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经青纬黄(青色)桐竹凤凰固织物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白桧桓地花卉圆二陪织物带地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赤地蟹牡丹锦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白小葵地圆对凤织物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红入子菱地巢八叶菊二陪织物

有职织物的大部分制品,是神社的神宝、神衣、贵族服饰的装束面料。因其趣味优雅、品味尊贵、格调不俗,自平安时代开始,它成为了皇族贵胄“钦定”的染织用品。在平安、鎌仓时代传承下来的定型化的纹织物上,可以明显地发现其图案的风格特点:基本上是以几何学为意匠单位,纹样多点,呈现出连续反复的特征。

有着传统性和保守性的有职织物,在经过漫长岁月的变迁之后,也产生了一些变化。但基本的技法,注重以元素突出织物的优雅与品位的审美意识,则从未改变,并且得到了继承。

作为日本织物的母体,有职织物表现了日本人追求的日常美感,有着较高品位和文化特性。它为匠人创造新的织物提供了技法和素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有职织物种类繁多,它不仅是日本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成为当代人感受传统之美的途径之一。

| 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

有职织物因其织造复杂,技术难度高,因此只靠一个人是难以制作完成的。从纹饰的绘制、丝线的准备,到织机的使用、画本的编织,需要各道工序的专业技术人员细致分工,这样才能织造出美丽精致的织物。

在这其中,织物监督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职位。除了要熟悉各项工序、协调织造工作,也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知识。织物监督和织工之间的关系,就像管弦乐队的指挥者和团员之间的关系一样。

多年来担任织物监督的喜多川平朗,在有职织物的代际传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为他不是直接参与织物的织造,所以有人曾经质疑其作为重要无形文化财(等同于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保持者的资格。实际上,这是缺乏对有职织物了解的表现。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喜多川平朗在看织工操作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喜多川平朗在检查织物质量

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7月,京都西阵的机家俵屋十六代传人喜多川平八的长子——喜多川平朗出生。俵屋是在应仁之乱(1467-1477年)之后建立起来的家族式染织作坊,主营以唐织为代表的各类织造物,从江户时代(1603-1868年)末期开始织造有职织物。

不过,在这样家庭氛围成长起来的喜多川平朗,却立志成为画家,进入了京都绘画专门学校学习日本画。后来由于家道中落,为了传承家族的织物制作技艺,他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潜心研习日本织物。

从古代的罗、锦、绫,到中世纪的锦与绫,再到近代的锦、金襕、能装束的唐织等的织物,他都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其间,他为日本天皇、皇后等皇家成员织造高级服饰,受到了广泛好评。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平地浮纹绫组织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谷组织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纹罗组织

由于他对材料、染色、组织、纹样等日本染织技术系统的掌握,在昭和三十一年(1956年)4月,喜多川平朗被认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罗”的技术保持者;昭和三十五年(1960年)4月,他又被认定为“有职织物”的技术保持者。这样的双重认定,不只限于罗的织造技术,同样也是对他关于古代高级织物的综合性研究和传承织造技术的肯定。

一块精美的有职织物背后,既见证了喜多川平朗对作品风格、色调、纹样的严苛要求,同时也折射出他丰厚的文化教养与历史底蕴。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双重织物组织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纬锦组织(平安时代)

日本有职织物,包“罗”万象,质疑声中的“人间国宝”

绫地浮纹绫组织

0
2000
添加表情
全部留言(0)
新闻内容页右下
举报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