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删除
确定删除?
首页 >  服装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私有化退市两年后 百丽准备将部分业务在港重新上市?

据路透社消息,百丽国际(以下简称百丽)已聘请企业与投资业务机构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BAML))帮助其运动服装业务今年在香港上市做准备。后者的目标,是帮百丽运动业务部门提供至少200亿港元至250亿港元的估值。去年年底,百丽已经邀请投行人士为其IPO进行宣传。

百丽的运动业务,主要包括代理耐克、阿迪达斯、彪马、匡威等海外运动品牌。这部分业务近年来一直保持了增长态势。从2012年至2017年百丽私有化以来,除2016年的一个财政季度外,百丽的运动服饰店铺几乎一直在增加。根据其退市前最后一次公开发布的2016/17年报显示,公司运动、服饰业务收入227.4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业务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由上年的48.3%上升到了54.5%,超过鞋类主营业务。期内,百丽国际在一线城市的运动品牌店净增加252家,二线城市的运动品牌店净增加251家,服装业务店铺净增加40家。

市场研究机构欧睿信息咨询(Euromonitor)预计,中国运动服市场的价值将从2018年的400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580亿美元。百丽在中国服装和鞋类专业零售商市场的份额为6.7%,耐克和阿迪达斯是2018年在中国销售排名前两位的运动服装公司。

本次部分业务重新上市距离百丽2017年从港股退市还不满两年。

2017年4月,百丽接受来自主要为高瓴资本和鼎晖投资的收购人邀约,以每股6.3港元、总价453亿港元的金额完成港股私有化退市。从现金规模来看,百丽被收购创了港交所史上最大规模的私有化交易,超过此前万达商业345亿港币的私有化规模。

市场分析称,遭遇业绩下滑压力的百丽希望通过此次私有化运作,借助高瓴集团、鼎晖投资的资金支持和运营资源,为转型发展赢得关键窗口期。近年来,受国内电商的快速崛起的影响,百丽在线下渠道的核心优势不断瓦解。

作为中国最大的鞋履零售商,在百丽国际最辉煌之时,公司市值一度超过1400亿港元。

但电商的崛起“攻陷”了百丽通过渠道控制搭建的护城河。市场分析称,随着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百货渠道的吸引力和客流量开始下降,电商让百丽的核心优势从根本上被瓦解了在电商上可没有办法复制其在线下的“跑马圈地”,拥有再多的品牌也不可能“覆盖”、“垄断”、“通吃”线上渠道。

此外,电商还让鞋子的价格更透明、比价更方便,在当前“精明”的消费者眼里,百丽鞋子的性价比并不算吸引人。

0
2000
添加表情
全部留言(0)
新闻内容页右下
举报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