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删除
确定删除?
首页 >  服装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服装老板聊制衣现状,句句在理?

1.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数量是企业的发展

小型加工厂老板互相伤害,拿订单,
价格一个比一个压低,这是加工产业,
利润薄的可以见底,这种互相伤害,就是自掘坟墓

2.招聘工人,货比十家,一家比一家更敢保底,要记住所有的优越待遇,都是从产业中的利润实现的,加工业是一种传统的苦逼行业,
所有的利润都是靠工人操作而产生的

3.客户见到,同行之中互相压价,他就会核算自己的利润,人在利益面前都是自私的。

4.工人在优越条件面前就会选择跳槽,工人的内心是喜悦的,最后金钵满盆,苦逼的最后还是工厂。

5.为何所有超市收银员,拿着一两千的工资,上个六七个小时的班,还那样负责,因为超市买单是排队的,他们在现实中,在时间中,必须完成自己的工作量

6.为何工地上,拿着高额待遇,因为他们承受着高风险,高压力,他们的待遇与付出永远是正比的

7.中国是加工业大国,加工业的前提就是制度,与产量,否则无法生存,随着中国某些城市人工工资的提升,各方面的物价上调,加工业已经悄悄的退出了这个舞台,有些加工业,有些手艺人,是否能感觉到危机感了呢

8.江,浙,沪,闽,粤这些服装元老级基地,为何在十年前,把服装加工做的风生水起,实在值得如今我们内地的服装加工产业人的深思,因为他们做产业也好,做人也好,比较团结,

9.内地的加工业已初成规模,如不加强改善生产,管理,不抱着共同发展的原则,那这片产业将会被夭折在初生状态

总结:服装现如今本就是寒冬期,竞争力非常之大,加上多元素的成本上调,让服装制造业的利润越来越低,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大家更应该抱团取火,相互扶持,共同发展才是最终的共赢模式,如果一味的攀比,压价,哄抢,最终难受的还是服装人本身,终究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市场越来越下滑,工厂的竞争将助长成本的升高,利润的缩水,制造业应该控制质量,提升管理,以工为本,以人文本的原则发展,不攀比,不压价,共同抱团成长。

0
2000
添加表情
全部留言(0)
新闻内容页右下
举报

举报成功